简介
精选的一篇女频衍生小说《万界情缘:双料硕士的时空逆袭》,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苏瑾,作者榴莲味的jio,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万界情缘:双料硕士的时空逆袭》这本女频衍生小说目前连载,更新了174440字。
万界情缘:双料硕士的时空逆袭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九安山惊变的尘埃尚未完全落定,但其引发的政治地震,已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了整个金陵。誉王萧景桓兵败被擒,旋即被梁帝下旨赐死,其党羽树倒猢狲散,被清算者不计其数。夏江重伤在逃,悬镜司群龙无首,被蒙挚趁机接管整顿,这个昔日令人闻风丧胆的机构,顷刻间土崩瓦解。而护驾有功的靖王萧景琰,声望一时无两,虽未正式册立,但东宫之位,已是非他莫属。
然而,对于梅长苏与苏瑾而言,这仅仅是掀翻了棋盘上的几颗重要棋子,真正的目标,远未达成。赤焰军的冤屈,祁王的血案,那七万忠魂的沉默,仍需一个最终的交代。
时机已然成熟。在靖王与蒙挚的暗中推动下,加之梁帝经历九安山之变后,对过往种种疑点亦心生寒意,重启赤焰逆案调查的契机,终于到来。
这一日,太极殿上,百官肃立,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梁帝高踞龙椅,面色沉肃,靖王、蒙挚、纪王等宗室重臣分列两旁。而被秘密押解至殿外的,正是此案的关键人证——身陷囹圄的谢玉,以及虽重伤未愈却被严密看管的夏江!
梅长苏,不,此刻他更应被称为林殊,穿着一身素白长衫,虽依旧清瘦,但脊梁挺得笔直,一步步走入这象征帝国最高权力的大殿。他的目光平静扫过御座上的帝王,扫过两旁神色各异的朝臣,最终,落在了被押解进来的谢玉与夏江身上。
他没有慷慨激昂的控诉,只是用清晰而沉稳的语调,将十三年前那场阴谋的起因、经过、参与之人、构陷手段,一一道来。每一个细节,都与他之前呈递给靖王和梁帝的陈情书一般无二,逻辑严密,证据链清晰。他甚至能准确说出当年梅岭战场上,某些只有亲历者才知晓的地形细节与军令传递方式。
谢玉面如死灰,却仍强自镇定,咬定是林殊诬陷。夏江则阴鸷地盯着梅长苏,嘴角挂着冰冷的讥讽,似乎笃定对方拿不出最关键的物证。
“……陛下,”梅长苏陈述完毕,躬身道,“臣所言,句句属实。人证,除臣之外,尚有聂锋将军可证;物证……”他顿了顿,目光微不可察地扫了一眼殿外。
就在这时,夏江忽然发出一阵嘶哑的冷笑,打断了梅长苏:“林殊,任你巧舌如簧,也不过是一面之词!你说我与谢玉勾结,密信往来,证据何在?拿出来啊!若无实证,你便是构陷朝堂重臣,其心可诛!”
他笃定那些密信早已被谢玉销毁,或者藏得极其隐秘,绝无可能被找到。这是他最后的依仗,也是他反扑的底气。
殿内气氛瞬间紧绷。梁帝的目光也锐利起来,看向梅长苏:“林殊,夏江所言,你可有话说?密信何在?”
就在梅长苏欲要开口,准备抛出苏瑾默记下的密信内容作为引子,进而逼迫谢玉心理防线时,一个清越而平静的女声,自殿门外响起:
“陛下,密信在此。”
满殿皆惊!所有目光齐刷刷投向殿门。
只见苏瑾一身水青色衣裙,纤尘不染,神色从容,手捧一个紫檀木托盘,缓步走入大殿。托盘之上,并非原始信函,而是几份墨迹崭新的誊写本,以及一小块看似不起眼的、边缘焦黑的碎布。
她怎会在此?!她手中拿的又是什么?连梅长苏眼中都闪过一丝极度的讶异,这与他事先商定的计划,略有出入。
苏瑾行至御前,盈盈拜倒,将托盘高举过头:“民女苏瑾,参见陛下。此乃民女机缘巧合之下,所得之物,或可佐证林少帅之言。”
太监将托盘呈至御前。梁帝拿起那几分誊写本,只扫了几眼,脸色便骤然阴沉下去!那上面誊录的,正是谢玉与夏江当年密谋构陷赤焰军、以及事后灭口相关知情人的部分关键内容!字字句句,狠毒卑劣,令人发指!
“这……这誊本从何而来?原件何在?”梁帝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回陛下,”苏瑾抬头,目光清正,“民女不通武艺,无法如江湖侠士般潜入重地获取原件。但民女略通医道与……痕迹追踪之术。”她目光转向面色大变的夏江,“夏首尊可还记得,您重伤逃匿之时,曾于京郊一处废弃山神庙中短暂藏身,并焚烧过一些物品?”
夏江瞳孔猛缩!
苏瑾不疾不徐地继续道:“民女偶然途经该处,于灰烬之中,发现了数片未曾燃尽的信函残角。其上字迹与火漆印记,虽已残缺,但经民女仔细辨认、拼合,并与谢玉侯爷平日奏章笔迹、夏首尊存档文书笔迹反复比对,确认无疑。”她指向托盘上那块焦黑的碎布,“此物,便是残片之一,上有半个‘江’字花押,与悬镜司首尊印信,一般无二。”
她这番说辞,半真半假。真的部分是,她确实凭借过目不忘和对细节的洞察,完美复刻了密信内容;假的部分是,所谓的“灰烬残片”不过是她利用系统材料制作的道具,目的是为了给这些“凭空出现”的密信内容,一个相对合理的、无法深究的来源。她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偶然的发现者”,而非“潜入的窃取者”,既提供了证据,又最大限度地规避了引火烧身的风险。
“至于为何是誊本……”苏瑾语气坦然,“原件残片脆弱不堪,民女恐其损毁,故小心誊录。陛下与诸位大人可仔细比对笔迹,亦可传唤谢侯爷与夏首尊当场书写,一验便知。”
这一下,可谓图穷匕见!笔迹比对,是难以作伪的铁证!
夏江死死盯着苏瑾,那目光如同淬毒的利箭,他万万没想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女子,竟会在最后关头,以这样一种方式,给了他致命一击!他嘶声吼道:“妖女!你血口喷人!这分明是你伪造的!”
苏瑾却不再看他,转而向梁帝,声音清晰而有力:“陛下,民女人微言轻,所言是真是假,笔迹可鉴,逻辑可辨。谢玉与夏江,构陷忠良,祸乱朝纲,罪证确凿!十三年前梅岭的血未曾冷,七万赤焰忠魂还在天上看着!请陛下,明察秋毫,还冤者公道,正朝堂清明!”
苏瑾的话语,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谢玉本就摇摇欲坠的心理防线。在铁一般的事实(笔迹比对结果)和苏瑾那番直指人心的话语面前,他彻底崩溃,瘫软在地,面如死灰,再也无力辩驳。
夏江虽仍强撑不认,但其神色间的灰败与绝望,已是昭然若揭。
梁帝看着御案上的誊本与那块“残片”,又看了看殿下神色悲愤的靖王、一脸肃然的蒙挚,再看向那个虽然虚弱却目光灼灼如星辰的林殊,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依旧跪拜于地、姿态从容的苏瑾身上。
这个女子,医术通玄,智计超群,更在关键时刻,以这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提供了翻案的决定性证据。她就像一颗突然闯入棋局的、散发着柔和光芒却无比坚硬的明珠,其来历、其目的,都透着神秘。
良久,梁帝缓缓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帝王的决断与冰冷的寒意。他沉声开口,声音传遍大殿:“人证物证俱在,谢玉、夏江,构陷忠良,罪大恶极……”。圣意已决,翻案已成定局。然而,苏瑾清晰地感受到,那道来自龙椅之上的目光,在宣布处置之前,又一次落在了自己身上,带着前所未有的审视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沉。她这番“玉壶光转”般的登场,固然奠定了胜局,但也彻底将自己暴露在了帝国最高权力的视野中心,福兮?祸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