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是一本十分耐读的历史脑洞作品,围绕着主角秦昇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琅邪王。《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小说连载中,最新章节第185章 秦昇将南下洛阳,杜如晦来投,作者目前已经写了445760字。
一、作品简介
经典小说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推荐大家阅读,本小说作者琅邪王是个网文大神,主角是秦昇。主要讲述了:“秦爱卿,你昨夜又再一次救了朕一命!”次日,当秦昇进宫面圣之时,皇帝杨广一见到他,神情便有些颇为激动。昨天夜里,秦昇突然深夜求见,告诉自己说他得到确切消息,有刺客已经混进了江都城,正密谋潜入宫中行刺天……
二、书友评论
还是不错的,写的比另外一本跟李秀宁退婚好,历史功底也比那些人好很多,就是不知道本书的武艺是以说唐还是兴唐为基础,如果是说唐那李元霸太夸张了,兴唐的话估计也要三国无双的吕布才能抗衡
先给个五星
作者写的其实是掺杂演义和史书的.
例如 李元吉行四,李玄霸行三.这个和史书对的上.不过玄霸在所述年份的三年前就已经薨了
宇文化及的儿子是承基和承趾,武力也算不得出彩.作者采用的是演义里的宇文成都
看标题来的。娶个公主还有压制。一年之后才娶
作者历史功底还是很不错的,历史功底好的写的历史文就是爽,看隔壁人家什么历史常识都没有才敢写出皇子和亲这种东西来招人笑
写得挺不错的,不过建议作者多大运河,还有洛阳仓去了解一下真的功能保准你大吃一惊!隋炀帝的魅力其实很大,结束乱世他杨家做到了!开科举制度也是他杨家做到了!普通人以为的运河是下江南,真实的运河是南北贯穿,关中可定天下!不然洛阳有个屁用!三征高丽的靠的也是运河,但是真的不得不打!没有杨广,哪有盛唐?直到后来大明,再修大运河才是今天的大运河!别被隋唐演义给欺骗太多! 杨广错在太过于轻信旁人,但凡他多几个心眼,对功臣狠心一点,后面都难说了!还有就是他本身就是统帅型人物!
三、作品赏析
“秦爱卿,你昨夜又再一次救了朕一命!”
次日,当秦昇进宫面圣之时,皇帝杨广一见到他,神情便有些颇为激动。
昨天夜里,秦昇突然深夜求见,告诉自己说他得到确切消息,有刺客已经混进了江都城,正密谋潜入宫中行刺天子。
杨广对此虽然半信半疑,但出于对秦昇的信任,还是连夜跑去了萧皇后的寝宫过夜。
没想到第二天当他派人去自己的寝殿查看时,发现自己放在龙榻上的假人脖子位置竟然多了一根细针。
经过宫里的太医检查,发现那枚细针涂抹有见血封喉的毒药,只要刺入皮肤立时毙命,根本无药可治。
想到自己昨夜竟差点命丧刺客之手,杨广自然是龙颜大怒,重罚了昨晚值夜的侍卫和给使,心中却对秦昇充满了感激。
因为这已经是秦昇第二次救他性命了,如果没有秦昇,他恐怕早就去阴曹地府见先皇和独孤太后了。
他倒是想好好封赏秦昇,可如今的秦昇已经位极人臣,封无可封了,再封就只能封他做异姓王了。
秦昇的回应是教科书一般的谦逊得体:
“臣是陛下的臣子,深受圣恩,自当竭忠尽智,护卫陛下周全,否则岂不是有负圣恩。”
“好!好!好!”
听了秦昇的话,杨广一连说了三个好,随即语气很是感慨道:
“虽是朕的每一位臣子都能如卿这般,朕又何至于沦落到今天这般田地。”
秦昇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或许在杨广心中,大隋的江山之所以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就是因为下面的臣子不是不忠就是无能,完全没想过最主要的问题是出在他自己身上。
不过秦昇也懒得劝杨广,毕竟杨广从来都不是个听劝的人,他但凡听进去一次劝,都不会落到如今众叛亲离的下场。
可杨广却是越说越悲凉,突然间重重叹了一口气道:
“朕这个皇帝当真做得如此不得人心吗?不仅朕的臣子要杀朕,朕的将士要杀朕,就连朕的子民都要杀朕。”
秦昇对此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宽慰杨广说但凡刺客都是一些见利忘义之徒,哪里懂得什么忠君爱国的道理,不过是在收了某些居心叵测之人钱财后替其行谋逆之事罢了,自己一定尽快查出真相,揪出幕后黑手交由陛下处置云云……
杨广听到这里面色才缓和了不少,随即便给身旁的萧皇后暗暗使了一个眼色,命她将寝宫内的宦官和宫女都带出去,只留下两个皇孙杨倓和杨侑。
秦昇见状,当即便猜到是自己上次跟杨广提起的拥立皇太孙之事,杨广心中已经有了决断,就看他最终在做出怎么样的抉择了。
果不其然,待萧皇后带着那些宫人出去之后,杨广便看向秦昇,随后缓缓开口道:
“秦爱卿,关于你上次跟朕提起的关于册立皇太孙之事,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心中已经有决断。”
秦昇深施一礼:“臣,洗耳恭听!”
此时杨广的目光在两位皇孙身上一阵巡睃,最终落在了长孙杨倓身上,眼神渐渐变得坚定:
“朕已经决定了,过几日就下旨退位,正式将皇位传给燕王杨倓。”
此话一出,不仅是杨倓傻眼了,就连秦昇自己都愣了。
因为他在进宫之前能够想到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杨广出于对燕王杨倓的喜爱,坚持要册立他为皇太孙。
可他没想到杨广这一波竟然是在大气层,跳过了册立皇太孙这一环节,直接传位给杨倓。
片刻之后,还是杨倓率先反应过来,当即拜倒在地,泣声道:“孙儿年岁尚幼,如何治理得了天下,而皇祖父正当壮年,怎能轻易退位。
孙儿恳请皇祖父收回成命,否则孙儿就要在此长跪不起了。”
杨广上前扶起杨倓,眼中满是一个祖父对自己孙儿的宠溺之色:
“自从你父亲死后,你们的叔父又不争气,朕那时便打算在你们这些孙辈中挑一人来继承大统。
你是昭儿的长子,又是朕的皇长孙,朕自然尤为看重你,因而一直将你带在身边,把你当做大隋的储君在培养。
自从朕三征高句丽失败之后,天下为之大乱,朕那时便动了退位的心思,想将皇位提前传给你,却又不忍心让你替朕收拾这烂摊子,便一直拖着。
经过骁果军的叛变和昨夜的刺杀,朕知道此事绝不能再拖下去,便打算过几日正式下旨退位,由你继任皇位,重整大隋河山,恢复先皇在位时的盛世。”
“皇祖父……孙儿……孙儿……”
杨倓听到此处已经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久久说不出话。
秦昇这才明白为何历史上会有两个截然相反的隋炀帝。
一个前半生拼命在折腾,反而将天下搞得大乱。
一个后半生彻底躺平,天天只知道沉迷酒色,哪怕有宫女来告发说有人在密谋叛逃也假装不知道,反而斥责宫女不该多管闲事,甚至要杀她灭口。
想来那时候的杨广心思已经不在做皇帝上,只是在找个合适的机会将皇位传给皇长孙杨倓罢了。
可历史上的杨广没有来得及将皇位传给杨倓,便和杨倓双双丧命在叛乱的骁果军之手。
此时杨广的目光落在秦昇身上,随后继续说道:
“之前你说过只要立侑儿为储君,便可以让李渊的谎言不攻自破,朕觉得不无道理。
因此,朕决定先将皇位传给倓儿,倓儿即位之后再下旨册立侑儿为皇太弟,如此一来便可两全其美。”
可听完杨广所说的办法,秦昇一时之间却是有些哭笑不得。
只能说杨广真的老了,竟然没有察觉到他这个所谓“两全其美”的法子到底有哪里不对劲儿。
虽说皇太孙和皇太弟都是储君,看上去没什么太大区别,可实际情况却是天差地别。
若是杨广是皇帝,杨侑是皇太孙,谁都知道杨广年老,已经坐不了几年江山了,皇位迟早会落到杨侑这个皇太孙手中,自然没有再会怀疑杨侑的真实性。
可若是杨倓是皇帝,杨侑是皇太弟,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
因为杨倓比杨侑大不了多少岁,说难听点他们兄弟二人将来谁先死还说不定呢!
在这种情况下,天下多少人会相信杨侑将来有机会能继承皇兄杨倓的江山,很难不对杨侑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小说《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