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朕是武神,赐死掌兵皇弟怎么了?》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本书由才华横溢的作者“八十个小核桃”创作,以陈寻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10107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朕是武神,赐死掌兵皇弟怎么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众人闻言都有些沉默。
林天虎昨夜派人袭扰,如今肯定是做了些准备的。
如果这时候贸然突袭,恐怕占不到便宜啊。
“那你们有什么办法?难不成咱们也派人去袭扰?”
陈寻询问道。
“万万不可,若是对方追出来,跟着袭扰的队伍进了城,那后果不堪设想!”
邓大鹏连忙摇头。
“那不就是了,为今之计,只有出城与他们决战!”
陈寻一拍桌案,当即作出了决定。
群臣见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也只能认可了陈寻的说法。
这时候群臣中一个身着铠甲,体格雄壮的大汉走了出来。
此人正是御林军大将楚雄。
楚雄单膝跪倒在地,沉声道:“陛下,臣愿为先锋!”
陈寻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道:“算了吧,你留在城中守卫。”
楚雄听此原本严肃的神情变得有些迷茫。
他留在城中守卫?
那谁去冲锋陷阵?
难不成让护龙关守将邓大鹏去?
可邓大鹏是个擅守的将领啊,冲锋陷阵怎么可能比得上他这个御林军大将。
“末将愿往!”
邓大鹏这时也站了出来。
虽说他不擅长冲锋陷阵,但既然陛下让楚将军守城,那必然是想让他去当前锋了,与其等陛下点名,那还不如自己站出来。
“你一个守将去干什么?在城里待着吧。”
陈寻又道。
这下邓大鹏也迷糊了。
接着又有几个小将上前请战,陈寻一一拒绝。
那谁去?
莫非陛下身边还有其他大将?
就在众人心中疑惑至极,陈寻淡淡道:“取朕的披挂来!”
这话一出,群臣震惊!
李昭和周瑞两人更是扑通一声,直接跪倒在了地上。
“陛下!万万不可啊!您万金之躯,何以能冲锋陷阵?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咱们大秦就完了啊!”
李昭高声劝道。
周瑞跟着道:“陛下,您是大秦之君,是万千子民的君父,如何能冒如此奇险?此举殊为不智!”
陈寻根本不搭理他们,而与此同时,他身后的护卫已经把披挂拿了过来。
那是一套极为华丽的黄金甲,是当年西域进献给大秦的宝物。
论防御能力,这黄金甲自然不弱。
但问题是这黄金甲太过显眼了,其上甚至还镶嵌了不少宝石,若是穿上这套战甲前去战场,那必然是整个战场的焦点。
这种战甲,出席重要场合的时候穿一穿没什么问题,可是若穿着这种战甲去冲锋陷阵,那几乎与找死无异。
看着这套披挂,李昭只感觉眼前一黑,差点没当场晕倒。
楚雄作为先天境高手,也是冷汗直流。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陈寻已经将黄金甲穿在了身上。
不得不说,这一套战甲穿在身上那真是极为英武,说是天神下凡都不为过,陈寻仔细打量了一下周身,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好久没打仗,今天也该出去松松筋骨了。
“我知道你们担心,但朕当初征讨北疆时也是上过战场的,武道,朕也会那么亿点点,所以你们无需担心,等着朕的好消息便是。”
陈寻说罢就准备走出议事厅。
群臣这时终于反应了过来,纷纷跪倒在地。
“朕意已决,无需再劝。”
陈寻声音一下子冷了几分。
楚雄闻言直接滑跪着来到陈寻脚边,哽咽道:“陛下!臣身为武将,食军禄!受军恩!如今国逢大难,哪有自己守城,让陛下去冲锋陷阵的道理?这要是传出去,我楚雄哪里还有颜面苟活于世!”
说到这里楚雄开始用头猛撞地面。
“陛下,您今日若真要前去!也请务必带上微臣,不然的话,臣今日宁愿撞死在这里!”
他身后几个御林军统领见此也纷纷跪倒在地。
“还请陛下务必带上我们!”
李昭见陈寻铁了心要上战场,也知道劝不过来。
这位陛下就是这样。
平日里基本不做决定,一旦做了决定,那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陛下,您真要去的话,带上楚将军他们吧……万一出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
陈寻见这些人铁了心要跟着,也只能答应道:“好吧,那你们就跟着吧。”
“是!陛下!”
楚雄连忙磕头应道。
“哈哈,好久没打仗了,随朕去出战林天虎!看看这平西节度使成色如何?”
陈寻大手一挥,直接朝着议事厅外走去。
……
等陈寻走后,屏风后沈正沈义两个史官走了出来。
沈正翻开了手中的帝王录,只见上面写道:
“天武十五年六月初八,帝上午于龙台听戏,下午招礼部侍郎杨大人饮酒,夜宠信丽妃。”
“天武十五年六月初九,帝携丽妃出游,次日回归。”
“天武十五年六月初十,帝征召民间大厨,于御膳房开宴,命群臣同享。”
……
如此这般记录了几十条后,帝终于开始干正事了。
“帝得知平西节度使林天虎响应并肩王谋反,御驾亲征,率军三万抵达护龙关。”
沈正看到这里叹了口气,拿出纸笔记载道:“平西节度使林天虎数次袭扰护龙关,帝不胜其扰,亲自带兵出城迎战林天虎。”
记完后,沈正轻轻吹干了墨水。
旁边沈义这时突然开口道:“大哥,咱们这本帝王录怕是要结束了。”
“嗯……确实是要结束了。”
沈正附和道。
作为史官他们是最了解陈寻一举一动的。
数年来就上了几次朝,每天不是饮酒作乐,就是沉迷女色,就这样上了战场,能不出事才怪了。
沈义看向了议事厅外,脑海里不由得回想起了陛下刚登基那段时间。
那时候陛下每天上朝,事必躬亲,在诸位大臣的辅佐下将大秦治理的愈发强盛……
之后更是亲征北疆,逼迫北疆签下二十年不进犯大秦的合约。
如果没有后续的话,那陛下算得上是一位文治武功皆有功绩的明君了。
只可惜……
想到这里,沈义轻声呢喃道:“要是陛下早死几年就好了。”
“谁说不是呢?早死几年他就是千古一帝了!”
沈正说罢收起帝王录,对沈义道:“好了,现在不是感叹的时候,陛下估计已经要带兵出城了,咱们去城头观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