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文君
扫文推文 拯救书荒

《微光下的成长》小说大结局免费试读 关友小说

微光下的成长这书写得真是超精彩超喜欢,作者关河客把人物、场景写活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主人公是关友,《微光下的成长》这本都市日常 小说目前连载,最新章节第10章,写了96021字!主要讲述了:流水线的日子像一盘不断循环的磁带,播放着噪音、疲乏与麻木。关友觉得自己也成了这盘磁带的一部分,发出固定频率的沙沙声,直到被磨损、消磁。变化发生在一个闷热的下午。空气黏稠得如同凝固的胶水,车间顶部的排气…

《微光下的成长》小说大结局免费试读 关友小说

《微光下的成长》精彩章节试读

流水线的日子像一盘不断循环的磁带,播放着噪音、疲乏与麻木。关友觉得自己也成了这盘磁带的一部分,发出固定频率的沙沙声,直到被磨损、消磁。

变化发生在一个闷热的下午。空气黏稠得如同凝固的胶水,车间顶部的排气扇徒劳地转动着,吹出的风都是热的。塑料熔化的气味格外浓烈,熏得人头晕。

组长王海领着一个瘦小的身影,停在了关友旁边的空位。那是个看起来比关友还小的少年,顶多十四五岁,皮肤黝黑,穿着一件极不合身的、宽大的旧工装,眼神怯生生的,像一只误入钢铁丛林受惊的小鹿。

“新来的,顶老李的位子,测板。”王海言简意赅,指了指关友旁边那个测试工位。老李上个月手被机器烫伤,回了老家。王海又转向关友,语气是惯常的不耐烦,“B-17,你带带他,教他怎么测。别让他拖慢整条线的速度。”

关友愣了一下,点了点头。他在这里半年,一直是别人带他,呵斥他,从未想过自己也会成为“带人”的那个。他看向那个少年,少年也正看着他,嘴唇抿得紧紧的,双手紧张地抓着衣角。

王海说完就走了。流水线依旧在滚动,不会因为新人的到来而停顿分毫。

关友挪了挪屁股,凑近一些,指着测试工位上的仪器和一堆待测的电路板,用带着浓重口音的、干涩的普通话开始讲解:“这个,万用表,测这里,看指针,不能过红线……这个,通电,看灯亮不亮……”

他讲得磕磕绊绊,很多术语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只能用手比划。少年听得极其认真,眼睛瞪得很大,时不时用力点头,但关友看得出,他眼神里更多的是茫然和紧张。

“你……试试。”关友让开位置。

少年小心翼翼地坐下,拿起万用表的表笔,手抖得厉害。他学着关友的样子,将表笔探向电路板上的测试点,但位置总是不对,要么戳空,要么碰到旁边的元件。

“不对,这里。”关友忍不住伸手,指了指正确的位置。他的手指粗糙,沾着黑色的油污。

少年像是被烫到一样,猛地缩回手,脸涨得通红。

关友收回手,没再说什么。他知道那种感觉。

流水线不停,测试工位前开始堆积板子。少年越发慌乱,动作笨拙,接连几块板子都测错了,该亮灯的不亮,不该通的反倒通了。废料盒里很快多了他的“贡献”。

“搞啥鬼啊!新来的!”后面工位的工人开始抱怨,声音透过口罩闷闷地传来,“快点行不行!”

少年额头冒汗,嘴唇翕动了几下,似乎想道歉,但没发出声音,只是把头埋得更低。

关友看着他那副样子,仿佛看到了大半年前的自己。那种无助,那种生怕被抛弃的恐惧。他沉默地伸出手,将少年测废的板子捡过来,快速地重新检测、修正,然后放到通过的传送带上。他没有说话,只是用动作分担着压力。

少年惊讶地看了他一眼,眼神里闪过一丝感激,随即又投入到与测试仪器的艰难搏斗中。

下班时,少年跟在关友身后,走出车间。外面的天光让他眯了眯眼。他快走几步,追上关友,声音很小,带着浓重的川音:“哥……谢谢你。”

关友脚步顿了顿,没回头,只是“嗯”了一声。这是他第一次被人叫“哥”。

“我……我叫李建军。”少年在他身后小声说,“他们……都叫我小四川。”

关友又“嗯”了一声。

两人沉默地走了一段。快到宿舍楼时,小四川像是鼓足了勇气,又问:“哥,你……你叫啥名?”

“关友。”

“关友哥。”小四川重复了一遍,把这称呼牢牢记住。

从那天起,关友的身边多了一个影子。小四川像个笨拙的学徒,紧紧跟着他,吃饭时坐在他旁边,上班时努力模仿着他的每一个动作。他学得很慢,经常出错,手指被烙铁烫了好几个泡,测试仪器也弄坏过一次,被王海骂得狗血淋头。

关友话依旧很少,但不再是完全的漠视。他会在他手忙脚乱时,默不作声地帮他分担一些板子;会在他被王海训斥后,递过去一个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食堂馒头;会在小四川因为想家偷偷抹眼泪时,假装没看见,只是递过去一块粗糙的、擦机器用的棉纱。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或许只是因为,在这座冰冷的、人与人之间隔着厚壁的蜂巢里,小四川的依赖和那声“哥”,像一粒微不足道的火星,短暂地照亮了他心底那片早已冰封的荒原,让他恍惚记起,自己似乎也曾有过需要依靠、也会脆弱的时刻。

小四川很感激关友,把他当成了在这陌生之地唯一的依靠。他话多,休息时总会凑过来,用他那口音浓重的四川话,絮絮叨叨地说起他老家山沟沟里的情况,说起他多病的母亲和等着他寄钱交学费的妹妹。那些关于贫穷、关于牵挂的故事,与关友的记忆如此相似,听得他胸口发闷。

“关友哥,你为啥……都不咋个说话喃?”有一天,小四川忍不住问。

关友正在低头缝补又破了一个洞的解放鞋,闻言,手指停了一下。为什么?他也不知道。是习惯了沉默?还是觉得语言在这地方毫无意义?或者,是心底积压了太多东西,沉重得无法用言语承载?

他摇了摇头,没回答,继续手上的动作。针脚依旧歪歪扭扭,但比第一次熟练了些。

小四川看着他沉默的侧脸,似乎明白了什么,也不再追问。只是从那以后,他絮叨的时候少了,更多时候,只是安静地待在关友旁边,像一只确认了巢穴位置后,便安心栖息的小兽。

流水线依旧。噪音依旧。疲惫依旧。

但有些东西,似乎在悄然改变。关友依旧麻木地重复着插件的动作,但偶尔,当眼角余光瞥见旁边那个瘦小的、正在与测试仪器较劲的身影时,他那双如同深潭般死寂的眼睛里,会极快地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波动。

那波动,不是温暖,也不是喜悦。更像是一种……确认。确认自己并非完全孤立地存在于这片钢铁丛林之中。

他依旧是个“哑巴”。但沉默的堡垒,似乎被凿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缝。有风,带着远方山野和另一个少年苦难的气息,悄悄地吹了进来。

小说《微光下的成长》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