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文君
扫文推文 拯救书荒

完整版的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小说在哪里可以免费读到?

完整版抗战谍战小说《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此文从发布以来便得到了众多读者们的喜爱,可见作品质量优质,主角是张汉卿,是作者苗云风所写的。《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小说最新章节第10章,已更新153710字,目前连载,喜欢看抗战谍战属性小说的朋友们值得一看!主要讲述了:几日后。黑省,肇州。铅灰色的天空压得极低,卷着雪粒的狂风像无数把小刀子,刮在人脸上生疼。几顶刚刚搭起的军用帐篷在风中剧烈摇晃,仿佛随时会被连根拔起。一辆蒙着厚厚霜花的卡车抛锚在路边,几个穿着厚重棉袄的…

完整版的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小说在哪里可以免费读到?

《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精彩章节试读

几日后。

黑省,肇州。

铅灰色的天空压得极低,卷着雪粒的狂风像无数把小刀子,刮在人脸上生疼。

几顶刚刚搭起的军用帐篷在风中剧烈摇晃,仿佛随时会被连根拔起。一辆蒙着厚厚霜花的卡车抛锚在路边,几个穿着厚重棉袄的士兵正喊着号子,奋力推车。

这就是熊国专家团抵达第一眼所见的景象。工程师伊万诺夫裹紧了大衣,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对身旁的副手低声抱怨,声音几乎被风声吞没。

“天呐,四大林先生是让我们来西伯利亚的姐妹篇做客吗?在这鬼地方找石油?我看找北极熊更现实一些!”

车队在简陋的营地前停下。一个年轻的华人军官迎了上来,他身姿笔挺,呢子军大衣穿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与严酷环境不符的沉稳。

正是辅帅张作相的儿子,张廷枢。

因为父辈关系和年龄相仿,他成为张汉卿的绝对心腹。曾留学日德,精通后勤与军工管理,曾任奉天兵工厂要职。

在开发油田和协调熊国方面,需要这种忠诚可靠、能力全面的人担任总监,所以张汉卿把他派来了。

“伊万诺夫先生,一路辛苦。”张廷枢伸出手,语气不卑不亢,“我是油田总监张廷枢。条件简陋,但我们会尽力保障各位的工作和生活。”

他话语简洁,带着一种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特有的干脆。

伊万诺夫握了握手,目光扫过周围苍茫的雪原和荷枪实弹的士兵,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质疑。

“总监先生,恕我直言。我们的勘探流程,需要对广阔区域进行系统性的地质普查,而不是……而不是在这种暴风雪里,像个没头苍蝇一样乱撞。”

“您提供的这几个坐标,”他拿出一张地图,上面圈点了几个位置,“依据是什么?这完全不符合科学规范。”

“石油不是地里的土豆,不能凭感觉找。”

张廷枢迎着伊万诺夫质疑的目光,嘴角甚至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用上了他平时惯常的口头禅:“伊万诺夫先生,‘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勘探也一样。我们的依据足够充分,属于高度机密。”

“您和您的团队只需要相信,在这里,”他用戴着皮手套的手指点在地图上几个位置,“往下打,就能见到你们想见的东西。这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按部就班地普查,恐怕到明年冬天,我们还在这片雪原上画格子。”

他顿了顿,语气放缓,“‘活儿要干,饭也要吃’。外面天寒地冻,我们先安顿下来。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我的兵负责。”

“出了油,一切好说。出不了油,责任我来担。”

这番话说得既有不容置疑的决断,又带着务实的态度,让伊万诺夫一时语塞。

张庭枢喊来卫队长:“让二连的人过来,把帐篷挪到背风处,再烧几锅热水给熊国团队送来。告诉伙房,晚上多炖点肉,给他们驱驱寒。”

卫队长刚要走,张庭枢又补了句:“让警戒哨往外扩两里,看见生面孔就扣下,就说‘旅长说的,误了大事拿他们是问’。”

伊万诺夫看着他有条不紊地布置,对身边的老助手低声说:“这个年轻人,比他父亲看着软,骨头倒是硬的。”

他看了看身后冻得瑟瑟发抖的团队和急需卸载的精密设备,只好暂时压下满腹狐疑,挥挥手示意手下开始工作。

尽管环境恶劣,一台“乌拉尔-2型”钻机还是在指定的坐标上竖立起来。

风雪太大,钻杆刚竖起来就被吹得摇晃,士兵们用绳子拉着,像在拔河。

伊万诺夫站在钻机旁,手里拿着地质锤,时不时弯腰查看从地下带上来的岩芯,眉头始终没舒展过。

三天过去,钻杆已经钻进一百八十多米。

雪停了两天,天却更冷了,呼出的气瞬间就能凝成白霜。

这天下午,钻机突然发出一阵异样的轰鸣,操作钻机的技师猛地跳开,指着井口大喊:“石油!是石油!”

黑色的液体顺着钻杆涌出来,带着股浓重的油味,在雪地上积成一滩,像块墨渍。

伊万诺夫几步冲过去,不顾油污溅到大衣上,伸手蘸了点放在嘴里抿了抿,又掏出个铜盒子摆弄了半天,突然转身对张廷枢说:

“含油量超过三成,轻质原油!但……”他指着油滩,“你看,已经开始凝固了,含蜡量也至少有两成。”

张庭枢蹲下身,用树枝戳了戳那滩油,果然硬邦邦的。

“所以才请你们来。”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雪,“少帅说,熊国的脱蜡技术能解决这个问题。”

伊万诺夫盯着他:“你早就知道含蜡量高?”

张庭枢笑了笑:“少帅给的本子上写着呢。他还说,要是解决不了这个,油采出来也只能当火把烧。”

伊万诺夫没再说话,转身对助手们挥手:“准备第二、第三口井,按他给的坐标打。”

接下来的十天,荒原上多了四口钻机。

最远的一口井离第一口有八公里,士兵们在中间踩出条小路,雪被压实了,像条黑色的带子。

让人吃惊的是,这四口井都在预定深度钻出了油,只是含蜡量有高有低。

第五口井出油那天,伊万诺夫拿着测油仪,对张庭枢道:“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公里,预估石油储量在1.2~1.5亿吨之间,确实是超大型油田。”

“这还只是初步勘探,后续的数字,恐怕要让国内那群政客睡不着觉了。”

伊万诺夫检测着油样,尽管依旧为高含蜡量皱眉,但看向张廷枢的眼神已彻底不同。

后续四口井的连续成功,彻底征服了这些骄傲的专家。

他们太清楚“1.5亿吨”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了。

意味着肇州油田,从诞生起就能跻身“世界前十”。甚至将来继续勘探,有机会成为全球前五的大油田。

这一个油田的储量,就超过了整个西欧。是东瀛帝国目前全国总储量的几十倍!

有了它,东北,乃至整个夏国,都将直接摘掉“贫油国”的帽子,彻底坐上工业化的快车。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没有它,很多产业根本无从发展。造再多的飞机坦克,也只是无法移动的铁疙瘩。

以往东北的石油基本依赖进口,但从今往后,恐怕满足自用的同时,还能出口创汇了。

小说《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