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文君
扫文推文 拯救书荒

第3章

2026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金州大雪纷飞。

山中的雪菇终于破雪而出,这些珍稀菌类还是李绪灏早前在山上播撒的菌种。

每逢秦岭冬至落雪,便是雪菇成熟之时。这种对生长环境极为苛刻的珍宝,全年只在冬至前一周开始生长,至冬至日完全成熟。

若逢晴日,雪菇在成熟后十几分钟便会凋零;唯有在雪天,才能留存七八个小时。

姜姜带着张于喻背着竹篓上山采着蘑菇,此时两人已采了满满一篓。

走在荒废多年的山路上,姜姜笑着问从小在平原长大的好友:“感觉怎么样?爬山累不坏吧?”

看着姜姜脸上狡黠的笑容,张于喻撇撇嘴:“还行!”说着靠在一棵坡边的树上,将手中的白色雪菇轻轻扔向姜姜:“你那是什么表情呀!”

“不闹了。”姜姜接住飞来的雪菇,“我们得抓紧时间,绕过前面那个阳坡就是竹林!带你去挖冬笋,这里的笋子特别鲜。”

对生长在关中平原的张于喻来说,新鲜竹笋和山野菌子确实是难得的美味。

两人拄着削好的竹竿,手握柴刀,背着竹篓,小心翼翼地沿山道前行。

这条山路已荒废近十年,除了清明祭祖的来人,平日只有零星上山砍柴的老人。

与南侧坡度较缓、地形破碎的大巴山不同,北侧的秦岭更加巍峨险峻,部分路段甚至需要手脚并用才能通过。

穿过一片荆棘丛,两人用柴刀开辟出一条小路,来到一处较为平坦的阳坡。经过半山腰茂密的树林,终于来到齐腰深的荒草地。

“这是四叔家的地,荒废好些年了。”姜姜指着这片阳坡说道。

“确实,这地位置太高了,大爹想种也难上来。”张于喻眺望着远山感叹。站在山巅远看,望着纷飞的大雪,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气概。

“要不要捎些木柴回去?”姜姜笑道,“这些自然阴干的木头可是好柴火,做饭取暖都特别好。”

“不用啦!家里没有土灶,做不了柴火饭。”张于喻摇头道。监察使和姜姜已经给她准备了极为丰富的特产,要不是姜姜赞助了一张存储卡,否则自己根本带不回去。

休息片刻后,两人继续前行。姜姜在前开路,张于喻紧随其后。绕过阳坡,沿斜坡向下,一片苍翠的竹林映入眼帘。

竹子在山民生活中可谓宝物,竹竿能做建材,竹片易点燃、火势旺,适合生火,地上的竹屑是极佳的火引。

除此还能编织竹篓、竹席、竹帘等各式用具,在这金州山区,家家户户都有十几把竹椅,在集市上,普通竹椅能卖六七十一把,做工精细的更是能过百。

不一会儿,两人终于绕到了竹林深处。放下竹篓,靠在一根粗壮的竹子上,震得枝头积雪扑簌簌落下。

“来,我教你挖竹笋。”姜姜拿着小土镐,走到一处微微隆起的土丘前,“猜猜这下面有没有竹笋?”

张于喻仔细看了看隆起的土包,猜测道:“应该有吧?”

“确定吗?”

她犹豫片刻,还是点头:“土都鼓起来了,应该有的。”

姜姜闻言,在土丘上跺了几脚,笑道:“其实没有!这土结实得很。”说着挖了几镐,果然空空如也。

“找竹笋得先看竹子。”姜姜指着身旁那根青翠挺拔的竹子解释,“像这种壮实不老不嫩的,叶子又特别绿的,通常出笋最多。”

张于喻点点头,又疑惑道:“那刚才那个土丘为什么没有呢?”

“这就是关键了。”姜姜弯腰指向竹子根部,“要看竹鞭的方向。大多数竹鞭和最下面的竹枝朝向一致,得顺着这个方向找。”

张于喻对照着竹枝方向看去,果然和刚才那个土丘位置正好相反。

“而且冬笋多在隆起的土丘下,但也要看土质。如果太硬实,多半没有;要是稍微松软些,才可能藏着笋。”姜姜说着指向另一处小土丘,“你去试试,手下轻点,别伤着笋。”

于是,张于喻小心翼翼地翻开泥土,果然露出几簇嫩黄的笋尖。

掌握了诀窍,两人便在这片竹林里寻觅起来。其实山里的竹林若不经人打理,会不断蔓延,最终影响其他树木的生长。

临近十一点,两人准备下山,背后的竹篓已经装得满满当当。

沿着山路往下望,能看见河滩边的几块田地——那是李绪灏时常耕种的地方,地里长着碧绿的菠菜和过冬的本地青。

此刻李绪灏正在做饭,烟囱里飘出的缕缕炊烟,融入雪风之中。

大雪依然纷飞。往年这般的大雪通常难以见到,今年却十分寻常。

听监察使说,秦岭的灵气浓度正在快速上升,影响了当地空气湿度及其相关性质,再加上北下冷空气在这片山区徘徊了一个多月,才让金州的冬天如此银装素裹。

两人走进堂屋,凑到火盆边搓着手取暖。

“你什么时候回去?”姜姜问道,“今天都周三了,记得你周五有考试吧。”

“哎呀,现在灵气浓度多少了?”张于喻最关心的是这个。当浓度突破1.0时,会下一场灵雪,她很想在离开前亲眼见证。

“已经0.95了。原本预计元旦才能到1.0,没想到提前了一周。”

“那我明天再回吧,正好能赶上这场盛景。”

不一会儿,饭菜便烧好了,三人便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天。

看着这个穿着随意的青年,张于喻实在无法把他和那个曾统管地星及其周边星域的监察使联系起来。

发现这个小姑娘一直盯着自己,李绪灏摸了摸脸:“我脸上有东西?”

张于喻慌忙回神:“没有没有。”说着端起碗掩饰尴尬。

“姜姜,你最爱的姜汁皮蛋!”李绪灏一把将一碟皮蛋推到姜姜面前。

看着面前的皮蛋,姜姜一阵头大:“别再给我做皮蛋了!这几天顿顿都是,都快吃吐啦!”

看着她的反应,李绪灏笑出了声,总算报了上次的仇。

想起上次去下邽亲戚家时,因为姜姜说自己爱吃韭菜炒蛋,结果姨妈给自己顿顿韭菜炒蛋,连吃了三天,到现在还有阴影。

“不吃就给鱼鱼吃。来鱼鱼,多吃点。”看着放到面前的碟子,张于喻只好勉为其难地为姜姜分担。

“多喝点汤。”李绪灏指着那锅鱼汤,“以后这阴阳双生汤就是金州的招牌了。”

汤里沉着一黑一白两条鱼,是玄鳟与汉江银鲌,头尾相衔,恰似太极图案。正好与邻县的太极城相映成趣,当地政府打算借此开发旅游特色。

两人各盛一碗。这鱼汤确实鲜美:汉江银鲌肉质细嫩,入口即化,汤色微浊,味道清鲜柔和;玄鳟肉质紧实,富有弹性,汤色清亮,滋味醇厚浓郁。加入元母草粉后,清浊分明,阴阳相济,别有一番趣味。

“太棒了,这汤在沪海能卖8888!”张于喻赞不绝口。

“可惜这种鱼做不成鱼干和罐头,偏远省份的人很难尝到了。”李绪灏对东部沿海的人们抱以歉意。

不过若是开放栖霞山里的桃花岛,用那里的灵禽水产制作美食,倒也是个不错想法。那鸡鸭鱼稻,再养上小龙虾大闸蟹,肯定能引起广大消费热度。

就不知道那位贪玩的桃花道长羊平案何时才愿意出来看看这个世界,那繁华的华东绝对能够吸引他。

午后,三人刷完锅洗完碗,便搬着竹椅到院廊下看雪。

漫天大雪从苍穹倾泻,覆盖着苍翠的秦岭,掩埋了东流的汉江。这场金州百年难遇的大雪在网上引发热议。

【秦岭惊现百年大雪】#爆

【镐京再现龙影】#热

【天汉大雪封山,熊猫出没】

……

一向静谧的秦岭突然受到全国关注。幸好这场雪虽然下得又大又久,但因着特殊缘故,融化得也快,不会像95年那样给人留下白噩。

“要来了。”李绪灏突然说道。

“什么要来了?”张于喻话音刚落,就见昏暗的天空骤然明亮。

云层仿佛被无形之手撕裂,一束金光破云而出,紧接着千万道霞光倾泻而下。然而飘洒的雪花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密集——每一片雪花都开始散发出淡淡的莹光,在阳光映照下如同亿万颗微小的星辰坠落凡间。

“灵气浓度已经达到1.04。”李绪灏话音落下,众人明白,灵雪来了。

三人走进院子。雪花扑面而来,触身即化作青烟飘散。

整片秦岭山脉此刻都笼罩在光雪与雾气之中,远山近树仿佛被镀上了一层神性的光边,飞鸟掠过时拖曳出流光溢彩的轨迹。

远处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大爹。

“浩娃儿!今天这雪可真神了啊!”

见大爹来了,姜姜忙搬来椅子。

四人围坐火盆旁,聊起来天,不一会儿就成了三个年轻人听大爹讲述这座城市的故事:从解放金州到襄渝铁路,从83年洪水到95年雪灾,从满山挖野菜的岁月,到第一年通公路、通高速,直到去年终于通了高铁……

大雪纷飞中,阳光如接引神光般洒在四人身上,也照耀着每一个走出家门的人们。众人望着天间的神迹,无不震撼,秦巴万峰如同仙山一般,将这一片天一片雪映衬得更加触人心弦

2026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大雪,午后。

金州,灵气平均浓度1.09;

商州,灵气平均浓度1.07;

天汉,灵气平均浓度1.08;

其它秦巴山区区县,灵气平均浓度0.96。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