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文君
扫文推文 拯救书荒

第3章

警察的询问草草收场。面对“可疑人员强闯民宅”的报警,李琟、小雅和陈爷爷三人默契地保持了近乎一致的说法:一伙身份不明的人试图入室,被李琟的呼救和及时赶到的警笛吓退。至于动机?可能是寻仇,也可能是偷窃,他们一概不知。陈爷爷的旧屋本就家徒四壁,没有任何财物损失,警方记录后便离开了,只留下加强巡逻的承诺。

真正的风暴,在平静的表面下汹涌。

陈爷爷的“家”几乎不能称之为家,只有一张床、一把椅子和一个旧木箱,空气中弥漫着老人和时光混合的气味。此刻,三人挤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某种无形的能量场似乎正在形成。李琟耳中的钟声不再是通过听觉感知,而是直接在她骨骼和血液中共振,低沉、有力,如同某种巨大引擎启动前的预热。小雅脸色潮红,呼吸急促,眼神有些涣散,她描述的感觉更像是一种持续增强的“气压”。而陈爷爷,这位沉默的守望者,浑浊的双眼此刻异常明亮,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划着那个无限符号与钟面结合的图案。

“他们……是‘清道夫’。”陈爷爷的声音沙哑,仿佛很久没有说过这么多话,“我父亲……最后的敲钟人……警告过我。钟楼没了,但‘门’还在。有些人……不想让门再开。”

“为什么?”李琟追问,“门后面是什么?时间回响学会又是什么?”

陈爷爷缓缓摇头,眼神透着一丝茫然与更深的忧虑:“学会……最初是守护者。林渊……他是个好人,他想明白一切……但他太亮了,引来了阴影。”他顿了顿,似乎在努力组织遥远的记忆,“‘门’后面……是可能性。是循环的……证明。有人害怕循环,有人……想利用它。”

可能性。循环的证明。这些词语让李琟想起林渊笔记里的警告和那个坐标。恐惧和一种奇异的兴奋感交织在一起。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他们肯定还会再来!”小雅的声音带着哭腔,共鸣的负荷显然让她不堪重负。

李琟强迫自己冷静思考。对方组织严密,技术先进,在暗处。他们三个,一个是几乎失聪的老人(除了钟声),一个是被共鸣折磨的年轻女孩,只有自己勉强有些应对能力。正面对抗毫无胜算。

“我们不能留在这里,太容易被找到了。”李琟说,“我们需要一个他们想不到的地方,一个……能暂时屏蔽这种共鸣的地方,让我们能喘口气,理清思路。”她想起林渊笔记里提到过,极强的、单一频率的白噪音可以形成“声学掩体”,干扰特定的共鸣频率。

她的目光落在房间角落那个老旧的、布满灰尘的冰箱上。冰箱压缩机工作时发出的低沉嗡鸣……

“我有一个地方。”李琟说,“但需要冒险。”

半小时后,三人出现在了城市边缘一个大型冷链物流中心的外围。这里是生鲜货物的集散地,二十四小时运转,数以百计的大型冷柜和制冷机组发出震耳欲聋的、单一而稳定的巨大轰鸣。这是工业级别的、最纯粹的白噪音。

“在这里……钟声……变轻了!”小雅惊喜地低声说,脸上的痛苦神色减轻了不少。

陈爷爷也微微点头,紧绷的肩膀松弛了一些。

李琟松了口气,她的猜测是对的。这巨大的工业噪音形成了一道临时的声学屏障,干扰了“钥匙”之间的强烈共鸣,也或许能暂时屏蔽“清道夫”的扫描。他们躲在两排巨大冷柜之间的狭窄通道里,巨大的嗡鸣声包裹着他们,反而带来了一种怪异的安全感。

“我们不能一直躲在这里。”李琟提高音量,才能压过噪音,“我们需要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陈爷爷,您父亲或者林渊,有没有留下更具体的指示?关于‘门’如何开启,或者我们需要做什么?”

陈爷爷陷入沉思,布满皱纹的脸在昏暗的光线下像一张古老的地图。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钟声指引……碎片重聚……当时机来临……倾听最深处的回响……”

又是这种谜语般的话。李琟感到一阵焦躁。但就在这时,她背包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不是来电,而是一个极其耗电的后台程序提示:她之前设定的、监控特定异常声波频率的警报被触发了。

她拿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声波频谱图。在代表冷链中心巨大噪音的平稳背景上,一个独特的频率模式正在凸显出来。它不是钟声,而是另一种东西——更像是一种有规律的编码脉冲,微弱,但极其稳定,并且强度在缓慢增加。

这个脉冲的源头定位……指向冷链中心的深处。

李琟猛地抬头,看向通道尽头那片更深的黑暗。一个大胆的猜想形成:林渊或者他的同僚,会不会把某个重要的东西,隐藏在这个能天然屏蔽探测的巨大噪音源内部?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同时也是最需要“钥匙”的特定感知才能发现的地方!

“跟我来!”李琟对另外两人喊道,循着手机屏幕上脉冲信号的指引,向冷链中心的深处走去。

他们穿过迷宫般的货架和管道,巨大的轰鸣声几乎要震碎耳膜。脉冲信号越来越强。最终,他们停在一个看似普通的、标识着“闲置设备存放区”的旧仓库门口。门锁着,但只是普通的挂锁。

李琟四处张望,找到一根废弃的铁条,用力撬开了锁。门内堆满了废弃的机器零件和杂物,灰尘更厚。脉冲信号在这里达到最强。

在仓库最角落,被一块破旧帆布覆盖着,是一个约一人高的、形状不规则的老旧电子设备。它看起来像是几十年前的技术,面板上有旋钮和指示灯(其中一个正以与脉冲相同的频率微弱闪烁着),旁边还有一个类似唱片机的转盘和一个布满线圈的磁头。

帆布上,放着一封没有署名的信。

李琟深吸一口气,拿起信,拆开。信纸上的字迹,与林渊笔记本上的如出一辙,只是更显仓促和疲惫:

致后来的钥匙持有者:

如果你们找到此物,说明循环将至,阴影已动。这是我根据父亲(注:指陈爷爷的父亲,最后一位敲钟人)口述原理制造的“共鸣放大器/稳定器”。它无法创造“门”,但能帮助“钥匙”在正确的时间点,稳定并强化共鸣,安全地引导“门”的开启,避免时空湍流。

“门”的开启需要精确的时空坐标(至日/子夜)、三把钥匙的完全共鸣、以及……一个清晰的意图。“门”后并非天堂或地狱,而是真相与选择。选择留下,或选择改变一个微小的起点,从而引发巨大的蝴蝶效应。警告:每一次循环并非完全重复,变量在累积。

清道夫属于“静止会”,他们恐惧变化,认为循环必须被阻止,哪怕让时间凝固。他们已渗透学会。

信任你们的共鸣。时间不是敌人,恐惧才是。

钥匙散落,终将重聚。回响之中,自有出路。—— L.Y.

信的内容信息量巨大,李琟需要时间消化。但最后一句,如同闪电般击中了她——“回响之中,自有出路”。

出路不在别处,就在回响本身之中!

她猛地看向那台古老的“共鸣放大器”。所以,这不是终点,而是工具。下一个线索,甚至“门”的本身,或许就隐藏在被这台机器放大后的“回响”里。

就在这时,外面巨大的轰鸣声中,夹杂进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尖锐声响——是汽车急刹车的声音,以及密集、迅速的脚步声!

“他们找到这里了!”小雅惊恐地低语。

陈爷爷默默走上前,用他颤抖却坚定的手,按下了那台老旧设备上一个最大的红色开关。

机器内部发出嗡鸣,指示灯剧烈闪烁,那个转盘开始缓缓转动。一股更强大的能量场以机器为中心扩散开来,李琟感到耳中的钟声与机器的脉冲瞬间同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感席卷了她:

她“看”到了!不是用眼睛,而是通过共鸣的网络——冷链中心外,十几个“清道夫”正在快速逼近。而在更远的城市中心,钟楼的遗址处,一个无形的“漩涡”正在形成,周围的时空像水波纹一样微微扭曲。

那个“漩涡”,就是“门”!它正在三把钥匙聚集的共鸣下,缓缓开启!

但同时,她也感知到,“清道夫”的队伍里,有一个人手持一个类似罗盘的装置,正笔直地指向他们藏身的位置!

逃向“门”?还是在这里被俘?

没有时间犹豫了。

李琟抓起地上那封林渊的信塞进口袋,看向小雅和陈爷爷,他们的眼中也闪烁着同样的决绝。

“跟着我!”李琟喊道,“我们去‘门’那里!”

她拉起小雅,陈爷爷紧随其后,三人冲出了仓库,不是奔向冷链中心的出口,而是冲向更深处——那里有一条废弃的、通往城市地下管网维护通道的后门,这是她刚才在声景感知中捕捉到的唯一生路。

巨大的工业噪音在他们身后怒吼,如同送行的鼓点。而前方,是未知的时空漩涡,是真相,也是无法预料的危险。

时间之环,正在他们脚下闭合。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